(来源:蚌埠新闻网)
转自:蚌埠新闻网
蚌埠发布客户端讯(融媒体记者 王立春 通讯员 武志龙 文/图)当不少企业仍在市场波动中谨慎前行时,位于五河县城南工业园的维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,生产车间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。
“和去年比,订单量翻了一番。”公司总经理范兴仕的话语中透露着底气。这份底气,源自企业十年磨一剑,以人才为核心引擎,驱动科技创新,最终实现了从传统加工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质的飞跃。
就在不久前,一款刚刚下线、尚有余温的白色粉末状新产品,标志着维佳公司在技术上又一次取得突破。这款用于新能源汽车保险杠、叶子板等增强塑料件的高性能材料,不仅性能优越,更让每吨产品的价值直接提升了200元。“我们现在有了定价权。”范兴仕说。在细分行业内掌握定价权,意味着企业凭借核心技术,赢得了市场的主动。
回望十年前,维佳公司还是一家“一个老板、两个工人”起步、从事玻璃纤维循环利用的手工作坊。驱动其蝶变的,正是企业负责人范兴仕对科技创新的坚定信念。
“拥有人才就意味着拥有核心竞争力。”范兴仕深刻认识到,门槛越低的技术越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,唯有向产业链上游、向技术制高点攀登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循着“延链补链”的思路,维佳公司的发展路径清晰而坚定。从最初的玻璃纤维循环利用,到成立子公司向上游延伸,将高分子材料与玻璃纤维巧妙“嫁接”,开发出高附加值的增强材料;再到敏锐捕捉到高端粉体在电池、防腐涂料等前沿领域的巨大潜力,果断成立新公司专攻负极电池材料。维佳公司走的每一步,都是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机遇,并以科技创新为支点,撬动起一片新蓝海。
一系列战略转型的背后,是企业对人才的渴求与投入。维佳公司先后与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、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、湖南大学、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深度合作,共建“先进储能材料与器件联合研究院”,搭建起一个汇聚智慧的“最强大脑”。
2023年,公司成功引进了刘磊博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研发团队,并获批成立了五河县首家企业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为技术攻关提供了更高能级的平台。
“我们跟湖南大学共建了联合研究院,可以自主培养博士和硕士,让他们在校学习三年,再到企业实践两年。”范兴仕介绍的这种深度产学研融合模式,确保了前沿科研能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,也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“定制化”的青年才俊。
从最初只想“养家糊口”的小老板,到如今带领百余人团队、荣获省级创业领军人才项目的企业家,范兴仕的个人成长与企业的发展轨迹同频共振。他坦言,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,让他和企业不断拓宽视野,从单纯追求产值转向打造品牌、树立标准,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。
维佳公司的成长并非个例,而是蚌埠市大力营造“近悦远来”人才生态、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。近年来,蚌埠市牢固树立“人才是第一资源”理念,通过出台专项人才政策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、优化服务保障等一系列举措,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。
2024年以来,全市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41支、省级以上领军人才58名,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84名。这股澎湃的人才活水,正汇聚成推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。
配资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